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名单,浚县榜上有名。
近年来,鹤壁市交通运输局着力提升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水平,围绕企业项目所需所盼,细化工作举措,全力助推浚县创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经过前期探索努力,浚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形成了“1+1+1+N”模式(公交+物流+邮政+商贸、旅游、农特产品等)。该典型案例被列为全国交通运输领域乡村振兴9个创新案例之一,经验做法被中央新闻联播报道,“客货同网融合、多站多网合一”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浚县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日常调度、督导考核等工作机制,编制出台《浚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规划》等文件,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城乡公交进行全额兜底补贴。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路网通达能力。实施公路建设项目60个、总里程820余公里,总投资21.1亿元,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均超过去二十年总和。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2125公里,等级路率、建制村通达率均为100%,形成了环绕县城、串联干线、互通镇村的城乡路网体系。提升道路管养能力。建立县、镇、村三级路长制,及时对城乡道路实施预防性养护、修复性养护和安防工程,目前,全县通客车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率100%。提升站点服务能力。围绕客货邮融合发展,建设白寺物流园区客货邮融合发展运营中心、客运总站交邮快转运中心、浚县邮件处理中心,作为县级物流配送分拨中心。将乡镇客运站和闲置的交管站、公路道班等场所,改造为8个镇级综合服务站。围绕党群服务中心、村邮站、超市等群众聚集点,在438个行政村设置村级服务站点,实行场地、标识、分拣、运营、服务、制度“六统一”,确保货物有序集散、高效配送。
探索一体化发展。一是整合客运资源,实现“一县一网一公司”集约化经营,并推动城市公交线路向乡村延伸,实现全县438个行政村“零换乘”进城入村。二是组建经营主体。以惠龙公交公司为主体,整合三通一达、极兔等县域物流快递资源,成立浚县中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打造县域范围内快递配送“一站式”服务。三是探索“客快”融合,开通68条客货邮线路,利用公交车辆富余装载空间、小型专业物流车辆,为多家物流快递企业代送镇村物流快件,打通了工业品进村“最后一公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通过“客快”融合,每年可为快递企业节省投递费用120余万元,为公交公司增加收益190余万元。四是试点“客邮”牵手。为邮政公司向镇村网点捎带快件,日均配送邮政包裹快件约1万单,降低配送费用约4500元。五是加快产业融合。加强与商贸物流、电商直播、文化旅游等行业融合,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带动全县快递业务量增长26%、货运周转量增长17%。
优化一体化发展服务。一是实行统仓共配。购置国内最先进的快递分拣设备,每小时分拣能力4万件,较传统分拣线效率提高5-6倍,率先实现不同物流企业统仓共配、信息兼容、三段码互认。同时,建设司机之家,为货车司机提供停车、维修、餐饮、住宿、休闲等服务。二是推动多站合一。服务站点采取“快递+”方式,推行“商配结合”,不仅提供农村物流、快递收发、农产品运输等多种运输服务,还提供农资信息、劳务中介、长途订票、农产品销售、农村电商等综合型服务,实现了多站合一、一站多能、一点多用。仅此一项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3000人以上进行电商创业。三是建设信息平台。建立城乡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公交实时定位、物流快件查询、长途班线信息查询等多维信息化服务,并打造惠龙“城乡通”电商平台,开通数字门店,商家进入不加价、不收取费用,线下群众还可以将农特产品免费在实体示范店和各镇综合服务站展示销售。四是延伸商超服务。引导公交企业与商贸公司合作,在镇村服务站点引入商超连锁经营、直播源头供货模式,既增加了镇村站点收入,又让农民享受便捷的商超服务。五是提高配送效率。开通客运总站集配中心、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重要节点到各镇的城乡货运班线8条,建立货运集配站点近500个,实现县至村二级配送、县城“限时送”、镇村“半日达”,配送延误率下降80%,服务对象满意度提高20%。
下一步,鹤壁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打好交通运输服务组合拳,不断创新举措,提升服务质效,全力以赴推动浚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工作行稳致远。
编辑:刘颖丨责编:李腾丨监制:冯红亮